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台北道場孝道月 永文法師開示禮懺發願明天會更好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台北道場孝道月 永文法師開示禮懺發願明天會更好

【人間社 鄭婉齡 台北報導】 2021-09-04
佛光山台北道場孝道月持誦第二部《梁皇寶懺》,8月25日進入卷七,禮請佛光山弘講師永文法師開示,大眾精進修持。

永文法師剖析《梁皇寶懺》卷七內容完整,可以細分為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。累世的罪業在前卷的「解冤釋結」之後,身心得到清淨安樂,再進一步勸勉大眾一同修持。第十品懺文,自慶我們,一、離開地獄道;二、離開餓鬼道;三、離開畜生道;四、生在中土;五、種植善根;六、得到人身;七、具足六根;八、一心皈依正法;九、瞻仰佛像;十、聽聞佛法;十一、出家辦道;十二、自利利他;十三、執善不疲不懈;十四、能閱讀經典;十五、能修禪定。所以要珍惜因緣,把握因緣。例如疫情期間,感恩常住慈悲,開方便法門,讓我們一同在線上修持《梁皇寶懺》,如佛光四句偈說的,「惜福結緣利人天」,「慚愧感恩大願天」。

法師進而詳說,寶誌公禪師制懺的用意,是要我們發心立願,而發心有其次第,從發增上心、到發出離心,到發菩提心,這就是人間佛教提倡的,以菩提心為本,以菩薩道為行。難與非難,要學習轉念,轉逆境為順境,轉惡緣為善緣,佛陀開悟即在一個「轉」字,轉迷為悟,轉凡成聖,轉煩惱為菩提。十一品闡明三寶的重要,提醒我們要時時感念三寶恩。十二品懺主禮謝大眾的懺文,共修的功德更大。十至十二品屬正宗分。十三品屬於流通分,即總發大願,不再造新殃,發願做更好的人,才有禮懺的功德。十四至十六品,屬流通分,所有的大眾禮謝天道諸天,護國祐民,可以讓老百姓安居樂業。

永文法師期勉大眾,慶幸得人身,有緣禮拜《梁皇寶懺》。禮懺法門是佛教心靈醫療、慧命成長的教育過程,隨文入觀檢視自己,重新面對自己的果報。禮懺不是追悔過去,而是更積極面對生活,接受現世的因緣。發願能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力量,更有希望,更有目標,相信「明天會更好」。









12345678910第1 / 203頁
追蹤我們